【团员活动】11月:观影、理论学习《阅评估指南 思个体差异》、课题研究共同体讲座
在《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待幼儿行为态度里提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信任幼儿, 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11月19日,团员教师们围绕《阅评估指南,思个体差异》的这一话题展开了研讨,再探师幼互动。
首先,大家观看了教育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影片从四位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通过跟拍、采访,展示了幼儿真实的内心世界,让老师们跳脱出教师的视角,切换角度,着眼于幼儿本身,再次感受到了游戏对于幼儿的意义。
接着,随着影片末尾,孩子采访中对班里的“特别儿童”的想法与感受,结合上学期关于师幼互动的相关学习,也我们发起了对于“个体差异”的讨论与思考,教师们也说出了对于影片中这些“特别儿童”的感受。例如: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就是同伴眼中的“坏孩子”、“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孩子”等等。
那么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孩子,应该如何应对呢?教师们结合本班的实例,从语言、动作、社会交往、行为习惯、性格等方面展开了阐述,简单说了说自己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来帮助引导幼儿,并促进其能力进一步的发展。
老师们都认为:教师的专业性是支持满足幼儿个体差异的前提条件,幼儿的个性差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面对想法离谱的孩子,多一份尊重,保护孩子的天性;面对敏感多疑的孩子,多一份微笑,主动关心他们内心需要;面对弱小怕事的孩子,多一份鼓励,给他力量,助他成功……
那么,作为托班老师,我们应该从哪些具体的环节入手呢?通过交流总结,老师们得出:托班更应该从情绪与生活自理两方面来看。在情绪方面,我们要关注、安抚幼儿的不良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家园沟通等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求,通过建立规则、奖励机制等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在生活自理方面,我们将通过个别指导、互相帮助、家园联系等方面帮助孩子获得发展。我们不能以成人的喜好和标准去判断儿童游戏和能力的高低,并且要求所有的儿童朝我们所认为的好的方向去发展,而是要更加多元的去看待儿童,欣赏儿童的差异,让儿童用优势的领域来带动自己的弱项,从而实现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实现更加全面充分的发展。
正如大自然中开放的鲜花,都在用自己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香味,吸引无数昆虫来采摘隐藏着的花蜜一样。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自由、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中,彰显个性化的特质!
让我们保持耐心,允许孩子们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做满足他们内在需求的工作,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做好成长准备。让我们放慢脚步,用科学的方式走进孩子的世界,细品成长的快乐,陪伴孩子长成他们独有的样子!
11月22日,团员教师还参加了课题研究共同体的学习活动,共同观看了李荣老师的讲座《语言领域早期阅读与书写的关键经验与幼小衔接》,受益匪浅。
IMG_5174
——姑香苑幼儿园团支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