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组审议二】幼儿适应情况交流
萌娃们正式入园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两个多月里,宝贝们经历了从夏天到秋天、从陌生到熟悉、从家庭到幼儿园的成长过渡,在家长和老师们的陪伴中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11月11日在年级组审议活动中,各班老师交流了开学至今孩子们的适应情况,分别从情绪适应、生活自理能力、常规习惯、语言表述、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交流,通过开学和现阶段的幼儿表现,归纳记录真实数据来进行对比,并列举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托一班在交流幼儿情绪适应方面,很多宝宝已较好的适应幼儿园,偶有两个宝宝是在每周一来园时情绪有起伏,所以可以通过及时安抚和注意力转移很快平复幼儿情绪;如托五班发现班级小朋友不太会走楼梯,每次上下楼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然后通过日常组织户外体育游戏、散步等机会加强锻炼,经过两个多月,走楼梯时间减少了一半;还有托六班对于常大便在身上的小朋友,老师会关注宝宝大便的时间规律,然后定时提醒宝宝入厕,养成定时入厕大便的习惯,改掉了大便在身上的坏习惯;托七班是小龄班,老师发现宝宝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表达不连续,回应少,老师们就注重日常中的语言交流和活动中的互动等,鼓励宝宝多说,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社会交往方面,托四班对班级中一开始不太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宝宝,老师会加以更多的关注,如座位调整、个别谈话和关注、与家长沟通等,慢慢引导他们会与同伴友好相处。还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托二班在交流中通过数据发现很多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如喝水开始有2个不会用水杯,还有吃饭、入厕等,经过两个多月,有了明显的进步;托三班同样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通过数据对比,如穿鞋子,一开始很多宝宝都不会,现20人起床都能自己穿鞋子,还有吃饭握勺姿势不会的,与家长反馈,然后家园共育,引导宝宝正确用勺。
通过各方面的数据对比,让我们看到宝宝们在两个多月的适应过程中,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最后,宋园长表示托班的小朋友刚刚入园,需要老师们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喜欢幼儿园,然后慢慢通过专业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接着是理论学习《婴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回应性照料》,了解婴幼儿回应性照料的概念与特点,知道25-36月龄婴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的保育目标与保育要点和回应性照料的内容,如关于自主如厕、正确洗手等。通过学习,帮助老师能够更好地去观察、理解婴幼儿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照护,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Image_162639084797057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