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2021年5月份疾病风险提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3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五月份本市进入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市民应予以防范,同时应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的常态化防控。
一、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高
疾病特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和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最常见。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以夏、秋季节最多。10 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潜伏期为 2-10 天,平均 3-5 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开始是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会在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自限性疾病,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预防措施:日常尤其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勤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者玩耍;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手足口病易在学校及幼托机构出现聚集性疫情,流行季节学校和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患病儿童,杜绝带病上课。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待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方可返校。
二、疱症性咽颊炎
风险等级:高
疾病特点: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 1~7 岁婴幼儿。疱疹性咽颊炎发展到手、足、臀部出现疱疹即为手足口病,应注意观察,临床以发热、咽痛、咽颊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 4~6 日,重者可至 2 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教育孩子和育儿家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幼托机构加强晨检的同时要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流行期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及时就诊隔离,待全部症状全部消失后一周方可返校。
三、流行性腮腺炎
风险等级:中
疾病特点: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流腮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 7 天至肿大后 9天约 2 周时间内,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 1~15
岁的少年儿童,好发于冬春季。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居家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且通风不畅的场所;不要探望和接触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合理作息,均衡膳食,增强体质;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监测,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应
立即通知家长,及时隔离并到医院就诊。
四、新冠肺炎
风险等级:低
疾病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为 1-14 天,多为 3-7 天;发病前 1-2 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近期,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境内面临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五一假期,市民出行应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目前国内高风险地区 2 个:云南瑞丽市姐告国门社区,瑞丽市团结村委会金坎、弄喊片区(瑞丽大道以南),中风险地区 1 个:云南瑞丽市仙客巷和光明巷居民小组,广大市民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假期期间,市民如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公共交通时,应遵守秩序,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每天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主动监测体温,如有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戴口罩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取消或中止行程。目前,苏州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开展中,市民可携带身份证前往各社区方舱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
姑香苑幼儿园
2021.4.30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